清末以来,一些民间艺术家携带简单的道具、驱赶熊、猴子,沿路卖艺,一些人甚至横渡大海,到欧美洲、日本等地,向各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的技艺。同时,他们还带回了外国的杂技、马戏、魔术,以在中国建立新型大马戏团。接下来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中华马戏团。
清末以来,一些民间艺术家携带简单的道具、驱赶熊、猴子,沿路卖艺,一些人甚至横渡大海,到欧美洲、日本等地,向各国观众展示中国传统的技艺。同时,他们还带回了外国的杂技、马戏、魔术,以在中国建立新型大马戏团。接下来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大中华马戏团。
孙福有自幼练就一身杂技本领,两次去俄国搭班演出。他立志要在中国办一个大马戏团,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终于在南洋拉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大中华马戏团。马戏团在南洋各地表演,渐享盛誉,规模有所扩展,回国以后,在广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上演,当时是一个颇为壮观,颇具影响的团体。
旧社会对这样的团体,不仅不加扶持,反而对他们进行刁难和驱赶。马戏团被迫四处流浪,无力发展大型节目。一九四四年,马戏团辗转到达重庆,在这个抗战的大后方,既遭敌机轰炸,又受关税勒索,地痞流氓敲骨吸髓,马戏团更加寸步难行。剧团的一些主要演员,本来已经在长期的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的流动演出中,被拖得伤病缠身,再逢时局的艰危险恶,闯荡江湖多年的孙福有,终于于一九四五年的大年初五,凄然病故于贵阳(后在重庆治丧),马戏团也随之破产消亡。
以上就是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对大中华马戏团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