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用杂技弘扬中华传统精神
来源: | 作者:pmo290cb7 | 发布时间: 2019-10-31 | 174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的传统民族精神经历漫长岁月的沉淀,经过几辈人的继承发扬,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当今的国人树立了典范。杂技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对弘扬中华传统精神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接下来就听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来分析一下吧!

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


  一架钢琴上,身着黑白装的男孩跳起天鹅舞。奏响悠扬琴声,一对男女演员伴随琴声上演着高难度的男女对手顶技巧,动作奇美流畅,摄人魂魄。《协奏·黑白狂想——男女技巧》,给传统的演技赋予新的生命,使其变成了一幅流动着的画面。


  五年来,我国杂技不断突破技巧限制,赋予了其厚重的文化内涵,越来越艺术化,这不仅是杂技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杂技人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潜心创作、锐意创新,不断突破传统,在创作题材、作品理念、编创手法等方面有了一次次提升,打造出一批又一批精品力作,为促进杂技创作的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是抖空竹,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空竹》结合了传统戏曲元素,打造出绚丽的效果;而军队院团的《雨中情——抖空竹》结合踢踏舞,让小小空竹抖出了不同韵味。还有各杂技团创作的《圣斗——地圈》 《舞陀螺》 《大跳板》 《蹦床爬杆》 《女子蹬人流星》 《墨荷——蹬伞》 《生命之旅——男子倒立技巧》 《向太阳——绳技》 《五人高车踢碗》 《扇舞丹青——头顶技巧》等等,这样独具匠心的创新节目不胜枚举,大量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杂技剧,不断为人民群众奉上一场场杂技精品盛宴。


  希望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关于杂技弘扬中华传统精神的分析,能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