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考古发现,杂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间,早期的杂技也被称之为百戏。杂技是许多人喜爱的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著名的壁画《舞乐百戏图》展示了当时杂技的风采,但一些专家说,现代杂技表演的技术和形式已经大大超过了汉代的杂技。
根据考古发现,
杂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间,早期的杂技也被称之为百戏。杂技是许多人喜爱的表演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著名的壁画《舞乐百戏图》展示了当时杂技的风采,但一些专家说,现代杂技表演的技术和形式已经大大超过了汉代的杂技。
文物部门安排3位考古学家前往林格尔县考察,他们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发现石板的地方。专家们经过一番勘察,确定石板下面就是墓室,不过要想发掘还需要动用不少人力物力。
后来,专家们对该古墓展开了深入发掘,确定为东汉古墓,并出土了数百件玉器,金器和丝织品等文物,还发现一枚印章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即东汉时期管理北方的官员护乌桓校尉。专家们感到最意外的是,整个墓室内壁绘满了精美壁画,而且保存完好,是迄今最大的汉墓壁画墓室。
规模宏大的墓室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的一生,其中有《庄园图》和《车马出行图》,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状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乐舞百戏图》。“乐舞百戏”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舞蹈和杂技的表演技艺。在画面的左上方,有几位坐着看戏的人,其中穿红色衣服的或许就是墓主人,穿黑色衣服或许就是侍卫。在画中部,两人正击打有一件竖起来的鼓,虽然我们看着是无声的,但是脑海中却能回响起“轰隆隆”的鼓声。在击鼓的两侧,就是各种精彩的杂技表演,有舞轮的,有倒立的,有耍飞刀的,还有在杆子顶显示手段的童技等等。他们的表情都各不相同,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体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
杂技教练对汉代杂技表演给予了高度赞誉,不过他也表示其中的很多杂技表演发展到如今也都有所变化,而且我们现在的杂技表演难度,以及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都远远超过汉代。其实,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杂技发展了2000多年,肯定越来越好,另外再加上现在杂技表演还能借助不少的高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表演难度,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最后杂技教练还举了个例子。在《乐舞百戏图》中,有一种杂技将多张桌子摞在一起,有时两个,有时三个,甚至有时五个,然后一位表演者爬到最顶端的桌子上表演各种杂技。一开始,考古专家们对类似的表演还很纳闷,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杂技。于是,杂技教练解释说这叫“安息五案”,“安息”是汉代对中亚国家伊朗的称呼,可见这种杂技表演源自于中亚地区。虽然安息五案是外来艺术,但在汉代杂技表演艺术家的手里却玩出了不少的新花样,有的形式还一直延续至今。
以上关于古代杂技的一些相关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是对杂技历史所感兴趣的,希望本文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