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中国杂技培训班之杂技演出的美学演变
来源: | 作者:pmo290cb7 | 发布时间: 2020-07-13 | 1813 次浏览 | 分享到:
      杂技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培训班的杂技演出开始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交流和借鉴,成为当代中国杂技繁荣发展的标志。随着国家大事的增多,杂技节目多次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在各级政府组织的大型外交活动中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民间文化交流不计其数。

中国杂技培训班
  
  中国杂技家协会成立之时即把杂技理论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放在突出位置。1981年9月,《杂技与魔术》杂志创刊,这是杂技界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专业期刊。杂志突出思想性、专业性、理论性、知识性,为杂技理论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1983年3月,全国杂技创新座谈会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理论探讨大会。中国文联主席周扬、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参加会议并讲话,对杂技事业发展、艺术创新创作、杂技理论建设给予指导。座谈会后,杂技理论得到了长足进步,产生了一批理论文章,如《节目的创新与创新的节目》(徐志远)、《北派、南派、海派》(王峰)、《尊重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杂技创新节目之思考》(蓝天、曦文)等;出版了一批理论著作,如《中国杂技艺术》(上海杂技团编)、《中国新文艺大系•杂技集•1949—1982》(主编夏菊花,副主编冯光泗、王峰)、《中国魔术》(曾国珍、杨晓歌著)等,对指导杂技创作,厘清一些理论认识产生了积极作用。
  
  中国杂技培训班所创造的高超技艺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在国际重大杂技赛场上屡获殊荣,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俄罗斯世界马戏艺术节等众多国际重要赛场上共摘取250余枚奖牌,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世界杂技大国”的赞誉。1987年创办的“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1992年创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经过几十年的历练,已成为世界级重要赛场,提升了中国杂技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杂技培训班的杂技教育在新时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全国成立了五所杂技中等专业学校: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1985年)、上海市马戏学校(1989年)、河南濮阳杂技艺术学校(1992年)、北京市杂技学校(1998年,1999年增挂“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校牌)、遵义市杂技艺术学校(2000年),它们与团办学员班并存,改变了过去师传徒父传子、口传心授的旧教育模式,将杂技教育引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举办杂技教师大专班,为杂技界培养了第一批具备高等教育背景的杂技人才。
  
  关于中国杂技培训班之杂技演出的美学演变,以上就是小编的分享,你喜欢中国杂技吗??可以与小编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