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热线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介绍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发展历程
来源: | 作者:pmo290cb7 | 发布时间: 2019-07-26 | 1920 次浏览 | 分享到:

  1958年8月11日,这一天中国杂技团马戏队开始正式进入观众的视野。一方面,他们试图挖掘和整理传统马戏团的传统,举办一场适合马戏团表演的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演出。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马戏技术,发展高空马戏、驯兽等节目。在这里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将介绍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发展历程。

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


  对马戏篷、马圈、高空装置等设施,也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推出国际惯用的以马圈为表演区的马戏晚会,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群众要求观看马戏的热情高涨,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成立并取得的成功,为全国马戏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直接经验。在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几年中,全国不少省市,以至地、县先后建立了几十个马戏队或马戏团。其中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如哈尔滨、上海、武汉、河北吴桥、山东聊城、沈阳、大连、长春、开封、濮阳等地的马戏团、队,马戏大篷频频升帐,马腾虎跃,生机盎然。上海市还于一九六四年专门兴建了可供现代马戏演出的全国第一座杂技场。


  在众多的马戏演出晚会中,有的偏重发展传统式的快马、大圈的民间马戏晚会,如齐齐哈尔市马戏团、开封马戏团、山东杂技团马戏队、聊城东阿马戏团;也有按照国际通用的马戏形式即马圈尺寸较小,跑马速度较慢,着重表演各种技巧的马戏,如中国杂技团马戏队、上海杂技团马戏队,以及沈阳、天津、大连、安徽等团的马戏队;还有一些往往是由动物园系统组织的,专门表演驯兽的团队,称为动物驯化团。


  以上就是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老师对中国杂技团马戏队的发展历程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